當前我國煤制天然氣產業面臨的挑戰及措施建議發表時間:2020-05-09 10:29 煤制天然氣示范項目既承擔著國家工程示范任務,同時又肩負為治理大氣霧霾、補充我國天然氣不足的重任。示范項目地處煤炭資源豐富的西部地區,可就地轉化煤炭資源為清潔的天然氣向內地輸送,對發展西部尤其是少數民族地區經濟、吸收就業、促進民族團結,加強邊疆地區的社會穩定具有重要意義。 1、煤制天然氣產業運行情況 (一)產業規模和產品產量穩步增長 2019年,我國煤制天然氣產能為51.05億方,產量為43.21億方,同比增長43.6%。今年一季度,煤制天然氣產量11.9億方,同比增長1.7%。煤制天然氣產業為冬季供暖保障作出積極貢獻,但隨著供暖季結束,企業被迫減產減量,虧損加劇。 (二)運行水平和生產效率不斷提高 大唐克旗煤制天然氣項目一期工程主要技術指標接近或優于設計值,2019年上半年千標方煤制氣單耗:能源轉化效率55.4%,原料煤1.84噸,水耗5.77噸。新疆慶華在攻克數個技術難題后,生產負荷最高時達92%左右,成功完成了4.0 MPa碎煤加壓氣化技術和深度污水處理及回用技術,實現了污水零排放和我國裝備制造業國產化率95%的目標。伊犁新天煤制天然氣項目從2017年氣化爐投料點火到產出合格天然氣并入中石油西氣東輸管線,兩系列分別用時14天和4天,創造了全球煤制氣行業投料產出合格天然氣用時最短記錄,是目前世界一次性建成的單體最大的煤制天然氣項目。內蒙古匯能煤化工有限公司煤制天然氣項目產出的SNG中甲烷純度達到97.0%以上,LNG中甲烷純度達到99.7%以上,能源轉化效率接近51%;產品質量、消耗指標均接近或優于國家控制指標,是目前唯一盈利的煤制天然氣項目。 (三)煤制天然氣為天然氣保供做出貢獻 可拓寬天然氣多元化供應渠道,保障天然氣的供應安全,是我國天然氣市場的重要補充之一,也是緩解季節性缺口的有效手段。在2017年、2018年、2019年供暖季期間,煤制天然氣4家生產企業合計供應天然氣48.05億方,為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供暖季期間提供清潔燃氣,為有效降低大氣污染物排放作出了重要貢獻。 (四)技術水平不斷提升 新疆廣匯新能源公司和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在新疆伊吾縣淖毛湖工業區建立了規模為7000 標方/小時的完全甲烷化模擬試驗系統,在工業氣源條件下進行了穩定性試驗,累計運行4400小時。大唐國際化工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通過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開發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合成氣甲烷化技術,按照工業裝置標準建設了3000標方/小時甲烷化裝置,并累計穩定運行超過4000小時。西南化工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和中海石油氣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聯合開發煤制天然氣甲烷化工藝,完成了20000 標方/小時工業化試驗。我國已經具備了煤制天然氣甲烷化技術自主化的條件。 新疆慶華煤制天然氣項目 2、當前煤制天然氣產業發展面臨的困難 (一)煤制天然氣銷售氣價低于生產成本 受國內天然氣價格低迷的影響,已投產的煤制天然氣項目,目前都已陷入困境。新疆慶華能源集團與中石油天然氣原協議價格為2.75元/標準立方米,現該公司天然氣入網氣價下調到1元/標準立方米左右,遠低于生產成本。大唐克旗煤制天然氣項目的天然氣價格從國家發改委批復的2.75元/標方(含稅、下同),經過幾次門站價格調整及稅率下調,當前銷售給中石油的價格為1.75元/標方,銷售價格下跌約36%。由于主產品天然氣結構單一,且主要通過中石油管網進入用戶,天然氣價格沒有任何調整。近幾年,盡管該項目公司不斷努力提升產能、壓縮成本,但仍無法改變價格倒掛的現實。 (二)煤制天然氣輸送受制于管道 目前煤制天然氣項目主要通過中石油天然氣管道輸送,煤制天然氣項目輸送受制于人。我國天然氣消費峰谷差異明顯,冬季供熱季需求量大,而其余季節消費明顯減少。由于現有管網調峰手段有限,目前管網公司利用煤制氣項目進行調峰,煤制天然氣項目僅在冬季可實現滿負荷運行,其余季節負荷僅在50-60%左右,對企業經營影響巨大,項目虧損嚴重,不利于示范項目發揮示范效果。以大唐克旗煤制天然氣項目為例,當前克旗項目一期裝置已完全具備日產430萬方(設計產能400萬方/天)、年產13.3億方天然氣的設計產能,但因受制于中石油非采暖季限氣,每天接收天然氣量僅能控制在280萬方左右(65%負荷)。今年以來,克旗項目于2020年2月17日接到中石油限氣通知,將供氣量由385萬方/日壓減至304萬方/日;2月25日,中石油第二次發函,將供氣量進一步壓減至280萬方/日;3月26日,中石油第三次發函,再次將供氣量減至280萬方/日。裝置產能的不斷下調,極大提高了裝置工藝指標消耗和產品生產成本,為該公司的生產經營帶來了較大的壓力及安全隱患。 (三)部分企業煤炭資源受限 目前,大唐克旗煤制天然氣公司一期設備及相關裝置經過近三年多的技術改造、升級,已經完全具備至少14臺氣化爐滿負荷運行能力,在天然氣產量430萬方/天(設計產能400萬方/天)滿負荷運行工況條件下,每日消耗原料煤約2.6萬噸。近年來,由于錫林浩特地區煤礦產能釋放不足和鐵路運力等原因,導致蒙東地區原料煤供應形勢比較緊張。根據公司總體規劃,克旗項目二期工程將于2020年9月末具備投產能力,屆時原料煤需求量將翻番,同時新增液體產品的外運越發加劇了鐵路運力的壓力,勢必成為未來生產運行的重大瓶頸。 (四)煤制天然氣副產品銷售困難 由于受疫情影響,煤制天然氣企業副產品粗酚、煤焦油、硫酸銨下游深加工企業開工率和運行負荷較低原因,導致煤制天然氣副產品銷售較困難,一度出現嚴重脹庫情況,供求失衡造成銷售價格急劇下滑。據悉,近期內蒙古自治區生態環境廳、赤峰市生態環境局、克旗生態環境分局分別下發相關文件要求該項目公司副產品煤焦油(不滿足利用豁免條件)全過程均按危險廢物進行管理。根據危廢管理相關規定,項目公司副產煤焦油如若按照危廢管理,相關采購商必須持有危廢經營許可證,自治區生態環境廳將會一定程度限制外售,周邊大部分省份也將會禁止本省企業接收,最終導致嚴重阻塞煤焦油銷售渠道、影響銷售價格,甚至存在因煤焦油滯銷脹庫造成停產、停車風險。伊犁新天煤制天然氣項目面臨同樣的問題,核準批復中將重芳烴列為副產品而不是危廢,而目前項目所在地方環境部門認為該公司生產的副產品重芳烴,是列入2016版《國家危險廢物名錄》的煤焦油,屬于危險廢物(450-003-11),應按危險廢物進行管理,新天公司為此每年將額外增加上億的危廢處置費用,給企業經營帶來更大壓力。 天然氣輸送管道 3、政策建議及應對措施 (一)制定合理的天然氣定價機制 建議國家充分考慮煤制天然氣產業的戰略意義和實際生產成本,盡快研究確定科學合理的煤制天然氣定價機制,協調解決煤制氣價格倒掛問題。可參照中亞進口天然氣價格等確定價格浮動機制,將煤制天然氣價格盡快提升到合理區間,保障煤制天然氣行業可持續發展。 (二)加大天然氣管網改革力度 建議加快煤制天然氣采用直供方式售氣,采取煤制氣“代輸銷售”模式,推動企業產能充分釋放,提高煤制氣企業效益,增強煤制氣企業投資建設信心和積極性,為我國天然氣增產保供做出積極貢獻。 (三)給予煤制天然氣一定政策的扶持 建議國家參照頁巖氣、致密氣等非常規天然氣補貼政策,將已建成的煤制天然氣項目納入非常規天然氣名錄,給予煤制氣項目非常規天然氣補貼,支持項目發揮示范作用,幫助企業減虧解困,調動企業生產積極性,為全國天然氣增量增供、冬季保供貢獻力量。 (四)副產焦油不應列為危廢 煤制天然氣副產的焦油應作為工藝的副產品,不宜歸為危險廢物,從而可以降低企業的經營負擔。 |